首页=傲世皇朝注册=首页
首页=傲世皇朝注册=首页
新闻详情
首页-合景平台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7-27 01:41    文字:【】【】【

  首页-合景平台中 国 食 品 行 业 发 展 趋 势 分 析 及 预 测 第一节 恩格尔系数与中国食品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至 80年代末,基本上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凭票 供应达成了供求的大致平衡。 90年代后,食品工业继续稳定快速增长,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食品业的发展每年 平均以10.2 %的增速提升。 1999年,食品工业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6317.86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统计范围包括: 采盐业、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和烟草工业)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9.38%; 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 完成销售收入7829.89亿元,成为国内第一大产业,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 伴随着生产的增长和整个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带来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 变化:食品在整个消费品支出中的所占比重即 ”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如表10-1所示),并呈现多元化、 结构性替代的趋势。 表9-1 九十年代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走势(%) 年份 恩格尔系数 年份 恩格尔系数 1991 年 53.8 1996 年 48.6 1992 年 52.9 1997 年 46.4 1993 年 50.1 1998 年 44.5 1994 年 49.9 1999 年 41.9 1995 年 49.9 2000 年 39.2 恩格尔系数虽然逐年下降,但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总量却呈上升趋势, 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 费支出4998元,比1995年增长41.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 27.3%,平均每年递增 5.0%。 此外,我国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得到显着改善,去年我国人均消费口粮 206公斤,蔬菜110公 斤,食糖7公斤,肉类25.3公斤,蛋类11.8公斤,奶类5.5公斤,水产品11.7公斤。 20世纪90年代后期居民人均摄入能量 2400千卡左右,蛋白质70克左右,优质蛋白质消费量增加。 在食品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城镇居民中,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食品消费不断由吃饱向吃好转变。 主要表现为: (1)粮食消费量下降明显。 其中:细粮消费量降低,粗粮消费量增加,主食的花色品种呈现出多样化和成品化。 (2) 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明显提高。 其中:猪肉的消费量略有下降,牛羊肉、水产品、禽肉和蛋奶的消费量明显提高,牛奶已成为许多 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食品结构变得更富营养、更为合理。 (3) 用于烟、酒、饮料、干鲜瓜果等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加。 2000年,人均支出 332元,比1995年增长24.3%。 (4) 追求食品口味的多样化和方便化。 各类加工食品不断涌现,商场和超市的净菜、速冻食品、绿色食品、方便食品、饮料、消闲食品、 儿童食品日益受到青睐。 (5) 在外就餐越来越多。 2000年,人均在外用餐 288元,比1995年增长78.9%。生产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使得90年代中后期食品工业的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 盾逐步显露出来: --粮油加工业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连续多年的粮油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使植物油的加工能力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据有关资料统 计,1995年产量达到1144.5万吨,1996年下降为947万吨,1997年为894万吨,仍有大量的商业库存; --方便食品行业。 以方便面为例,自80年代以来,全国共有方便面生产线万吨,且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几个产品品牌上,大量生产能力闲置; 我国的食品工业前景看 好,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 长。应该看到,我国的食 品工业有一个全世界最大 市场和最有潜力的市场。--饮料行业。 我国的食品工业前景看 好,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 长。应该看到,我国的食 品工业有一个全世界最大 市场和最有潜力的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全国引进的各种饮料罐装设备和生产线多条, 生产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近年来,为了解决水果的出路,很多地方又大量上 马浓缩果汁生产线,造成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供求矛盾; --糕点、饼干行业,80年代以来,糕点、饼干行业引进的生产设备也较多, 虽然行业新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档次提高的速度均较快,但生产能力也大于市场 需求。 供求关系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对生产和供应结构及产业的未来增长潜力产生影响, 那么,能否对此作出宏观上的判断呢? 首先,从食品工业的市场前景来看,我们认为食品工业极具发展潜力和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根 本性的改变,未来的工业生产仍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基本依据为: 1、虽然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食品在整个消费品支出中的所占比重逐渐 降低,但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总量将继续增加(如表 10-2所示)。 我国的食品工业前景看好,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应该看到,我国的食品工业有一个全世界最大 市场和最有潜力的市场。 13亿的现有人口,每年 1000万以上的新增人口,而且这种增长态势还将持续一个时期,这是食品 消费增长的直接因素;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将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 转称,加大了对工业化食品的需求。 表9-2 九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年份 恩格尔系数(% 消费性支岀(元) 支出实际增长(% 1996 年 48.6 3920 1.8 1997 年 46.4 4186 3.6 1998 年 44.5 4332 4.1 1999 年 41.9 4616 8.0 2000 年 39.2 4998 7.4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食品加工业的规模和主要产品产量快速 稳定增长。 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所占比重已经上升到第一位,形成了行业门类比较齐 全、具有较大规模的加工体系。 但是,目前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 从未来的市场趋势和结构要求来看, 在食品加工范围、 加工深度、 加工结构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掘潜力: (1) 我国食品工业的加工程度还很低。 一般说,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是一个国家、地区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是一个国家、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我国的这一比例为 0.3-0.4 : 1,发达国家是2-3 : 1,我国的台湾省也已达到 1.3 : 1。这说明我国 的食品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 现有食品资源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低。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在消费的食品中经过工业加工的部分,约仅占 1/3,而经济发达国家食品资源几 乎全部要经过工业加工后才能进入市场,美国农产品的工业加工比例已高达 90%以上,西欧各国巳达到 88%左 右; (3) 资源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 经济发达国家由于资源利用水平高和多层次加工产品多, 食品工业的增加值一般可达到农产品原料 价格的3倍,而我国目前只能达到 1.6倍。 3、80 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在市场供求格局和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原有的工 业生产结构和产品体系却未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产品结构单一,规模效益差,因而造成了部分行业 滞销积压严重的状况。 为适应市场的需要,现有的食品工业必然要重新组合,在产品结构和规模效应上做文章。正因为目 前我国食品工业起点还很低,发展的空间会很大。 其次,在生产和供应结构上,基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生产、供应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的要 求,我们认为食品工业的生产和供应结构将会发生大的改变,其未来发展趋势为: 1、资源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将会显着提高。 我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结构性替代特征,因此,要 求加工食品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主要是品种更加多样化,富于营养,食用方便等高附加值方向。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食品工业对现有食品资源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低,约仅占 1/3 ,仍有大量的农 产品等可食资源没有经过工业加工;同时,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食品工业的增加值仅达到农产品原料 价格的 1.6 倍,约为经济发达国家的 1/2 。 因此,尽快将各种农产品等可食资源实现工业化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是食品工业生产结构 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要求、持续发展的最有力途径。 2、区域资源和生产结构的差异性、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将显着提高。 我国食品工业长期以来按行政区划进行产业布局,造成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不少产品低水平重复 建设,未能根据区域资源的不同条件实现差异化,尤其是规模效益显着、宜于专业协作的食品行业,生 产的集中性和规模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发挥 (绝大多数的企业达不到经济规模, 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落后, 效益较差)。 这种状况将随着供求关系、消费结构变化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而逐步实现 以中小企业为主、 多元化发展、小而专、小而精 的差异化布局和 以一批名优产品为龙头、专业化程度高的大中型企业或 企业集团 的集中性规模效益。 3、食品新资源、新产品、新技术将得到更快速的开发和应用。 由于人口的增长,传统食品资源已逐渐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各种有前途的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和应 用将会得到加强,如蛋白质、野生植物、动物性食物和粮油新资源以及海洋资源,如各种产品的生物活 性物质、海洋动植物等均将成为食品新资源开发和应用方面的热门课题。 由于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变化趋势, 各种有开发和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和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将会得 到重视和推广,如生命科学为代表的各种高新技术、各种工程化、功能性食品以及绿色和方便食品等。 尤其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食品(包括传统食品经过工业化加工发展 形成的方便食品)将得到较快的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也得到稳定快速 增长,食品在整个消费品支出中的所占比重即 恩格尔系数 逐渐降低。 但我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总量却呈上升趋势,在食品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城镇居民中,吃 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食品消费不断由吃饱向吃好转变。 生产的持续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 90 年代中后期食品工业的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 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逐步显露出来。 但从食品工业的市场前景来看,食品工业极具发展潜力和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未来的工业生产仍将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在生产和供应结构上,基于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生产、供应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的要求,食 品工业的生产和供应结构将会发生大的改变。 其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资源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将会显着提高,区域资源和生产结构的差异性、 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将显着提高,食品新资源、新产品、新技术将得到更快速的开发和应用。 第二节 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食品工业的发展回顾 1996 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表明,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 重,首次上升到第一位。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1、食品工业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度提高 1978 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只有 471.7 亿元,到 1997 年增加到 5317.9 亿元,年均增长 10.1%,大 大高于改革开放前 26 年年均 6.3%的增长速度。 各类产品生产均取得显着成果。 1997年,我国植物油产量 893.75 万吨,为 1978 年的 5倍; 肉类产量达 5200 万吨,为 1978 年的 6.1 倍; 食糖产量为 702.6 万吨,为 1978 年 3.1 倍; 乳制品产量为 56.48 万吨,为 1978 年 12.1 倍; 软饮料产量高达 1050万吨,为 1978年的 40倍; 饮料酒产量达 2834 万吨,为 1978 年的 11.5 倍, 其中,啤酒达 1889 万吨,为 1978 年的 47 倍。 同时,各行业还形成了一批驰名品牌,受到消费者的信任,食品工业的发展适应了居民消费逐渐向 小康水平发展的需要。 1998年开始,国家统计口径作了调整,年销售额低于 500万元的企业,不在统计之列,故 1998 年 的经济指标,与此前的指标难以比较。 尽管如此, 1998 年按新口径统计的食品工业总产值为 5566.27 亿元, 利税总额 1158.28 亿元,均超 过上年。 1999年 1—7 月份食品工业的主要产品产量也比 1998年同期有较大增长, 其中软饮料 711.20 万吨, 同比增长 25.3%;啤酒 1260.25 万吨、白酒 27.99 万吨,分别同比增长 5.3%、 5.4%;罐头 75.41 万吨, 同比增长 17.4%;乳制制品 35.54 万吨,同比增长 11.5%;机制糖 662.44 万吨,同比增长 14.1%;原盐 1601.25 万吨,同比增长 27.2%。食品工业的发展继续保持着良好的态势。 2、新产品、新品种不断增加,满足了人民日益变化的需求 各种方便食品如方便面、冷冻食品、各种熟肉、肠类制品、方便茶肴、方便汤料、调味品等都有了 迅速发展,儿童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等也发展迅猛,从而满足了不同消费层对食品品种、质量、档次的 不同需求,逐渐适应了食品消费行为个性化、我样化、时尚化的趋势,使居民食品消费水平大为提高。 3、 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食品工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 10多年来,食品工业科技成果获部以上“科技成果奖”的近 700项,其中达 国际先进水平的109项。 此外,还有食品标准化成果 681项,食品专利成果 253项。 这些新技术包括一特技术、冷冻技术、微波能技术、膜分离技术、萃取技术、挤压膨化及计算机技 术等。 改革开放以来,食品工业共投资几十亿美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使 食品行业出现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 1995年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主持评选出的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 500家企业中,食品工业企业有 78家,占15.6%。综合评价满100分的12家企业中,食品工业企业有 4家,占三分之一。 4、 食品工业的发展为国家积累资金、扩大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 1997年全国食品工业创造的利税总额达 1157亿元,占同期全国工业利税总额的 20%其中税额达 800多亿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 6.9%。 预计到达2020年;食品工 业与农业的产值比将达到 预计到达2020年;食品工 业与农业的产值比将达到 1 : 1,届时食品工业产值 与农业产值将一起分别突 破3万亿元,食品工业将 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 业。 在1997年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构成中,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所占的比重,由 1990年的57.5%上升为61%饮料制造业的比重由 17.5%上升到22% 烟草加工业则 由23.3%下降到17% 尽管目前食品加工业和制造业的比例仍然偏低, 烟草加工业和饮料酒制造业的比 例明显过高,但结构性调整的总趋势是好的, 忧饮食产品中制成品的比例正在逐步提 咼。? 二、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1998年秋在法国举行的巴黎国际食品展的资料表明, 目前食品工业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 其每 年的营业额高达12万亿法郎,远远超过汽车工业、航天工业及新兴的电子信息工业。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了重要的产业之一。 预计到达2020年,食品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将达到 1: 1,届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将一起分 别突破3万亿元,食品工业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 但就目前而言,无论是食品的品种、质量还是方便水平,都远不能满足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 求。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演进,食品工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 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 1、居民一日三餐的制成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以恩格尔系数测算,目前,全国城镇居民用于饮食的消费约 8489亿元,农村居民用于饮食的消费 约为7651亿元,两者相加则为 16140亿元。而同期,以现价计算的食品工业总产值为 7250亿元,扣除 其中的饲料加工、添加剂和烟草加工的产值约 2200个亿后仅剩5000个亿左右。 由此可见,我国居民一日三餐食品制成品的消费比例还比较低下,食品工业发展潜力巨大。 从食品工业产业结构来分析, 1996 年食品加工业的产值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 47.88%,食品制造业 只占 5.92%,而烟草加工业却占 16.58%。可见食品制造业将是未来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 另外,在 1996 年的仪器工业总产值中, 碾米业占 3.8%,磨粉业占 7.88%,而米、面制造业只占 0.89%, 肉制品加工也只占 4.83%,乳制品制造业所占比例更低,只有 1.36%。而烟、酒行业产值所占比例却超 过了 30%(总产值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 可以预见,有营养、口感好,适合传统饮食习惯、省时省力的各种方便食品生产以及食品工业基础 原料的深圳特区加工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水平的提高是食品工业增长强大动力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由自给型向商品型的转变进程将不断加快。 过去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中的大部分是 自己生产的,现今货币性消费明显提高。 1980— 1995 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食品的现金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额的比重由 37.1%提高到 46%,提高了 8.9 个百分点。 目前晚国农村温饱型、过渡型、小康型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大约为 3:5: 2,随着政府扩大内需的 一系列措施发挥效应,小康型消费比例会逐渐增加。 在 1998 年城市商业景气下跌过程中,农村商业景气保持了比较平衡的增长,指数上升了 3.7 个百 分点。未来一段时间,只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便更能有效促进消费增长。 目前,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束缚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这 两者都受到农村城市化的制约。可见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极大地刺激食品工业快速增长。 3、食品工业和农业将在新的结合点上共同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农副产品“卖难”、“买难”的情况反复出现,并非是生产多了,或者流通不畅, 主要原因是食品工业太薄弱和农副产品品种不对路,不能及时把难于保存的农副产品加工成便于贮存、 方便消费的工业食品。 实际上未来食品工业不仅是农业的延伸和继续, 而且对农业有着明显的“引导 ” 和“制约”作用。 发展食品工业可以提高食物资源的有效利用。 即使到 21 世纪,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仍然是严峻的,除靠农业本身发展科技,增加投入, 增产食物外,依靠食品工业可实现对农业的无形增产。 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可大大提高食物出品率。如磨粉业的小麦面粉出品率,不同技术水平的 企业之间竟相差 6— 8%,仅此一项,对全国而言就是几百万斤粮食。 食品加工的先进工艺技术,还可对农产品的各种成分进行综合利用,做到榨干吃净利。如对玉米进 行深加工,可将其 99%的成份利用起来。而且食品生产可按人体营养需要,对自然食品进行重新组合搭 配,从而提高其生物效价,有产利用可食资源也是一种增产。 另外,粮、果、菜、水产品等在收、运、贮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是十分惊人的,往往高达 20— 30%, 采用食品加工新技术,可使损失降至最低点。 发展食品工业在加速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同时, 反过来又使食品工业在新的高度得到发 展。随着国家工业化过程的逐步完成,未来食品工业的发展不再是农业生产什么就加工什么,而是要根 据市场需要什么才加工什么。 这就必然对农业生产提出新的原料要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如要生产优质面条、面包,必须有面筋强度大、蛋白质含量高的小麦品种;发展蔬菜加工,就要选育新 的蔬菜品种,有的还要从国外引进品种,否则不是卖不出价格,就是卖不掉。 麦当劳在北京开店前做的第一件事是栽培油炸薯条要求的土豆, 这也是农业和食品工业新型关系最 典型的例子。 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会推动食品工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成为新的增长点。 三、21 世纪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和国际化将是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1、方便化 发展方便食品是优化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提高居民食品制成品消费水平的重要措施,将 进一步使城乡居民从繁琐的炊事劳动中解放出来。 主食方便食品。 主要是米面制品如方便面、方便米饭、方便粥和馒头、面包、饼干以及带馅米面食品。以方便面为 例, 1996 年的产量为 150.7 万吨,增长率为 12.4%;1997 年产量为 158.67 万吨,仅比上年增长 5.3%, 增长速度趋缓。 但就总体而言,方便面生产尚处于发展阶段。我国方便面总产量已列世纪各国之最,但按人均计算 仅列第 9 位。目前方便面的消费主要还是集中在城镇居民。 就总体面言,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及城市的 1/3 。随着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 入水平的提高,方便面市场前景乐观,促进馒头等中国传统特色的米、面食品的方便化,开发适合中国 人饮食习惯的各种方便食品将大有可为。 副食方便食品。 主要是各种畜肉、禽肉、蛋、茶的熟食制品,或经过预处更换半成品。目前,全国的熟肉、禽肉制 品产量只有 300 多万吨,仅占肉类总产量的 6%,与发达国家熟肉制品占 5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如果 我们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仅肉类制品一项就可增值 2500 亿元。 速冻食品。 速冻食品制造业是最近几年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在大城市里,速冻食品已进入寻常百 姓家,成为一日三餐的组成部分。 速冻食品发展的重点应放到方便消费的主食类、肉食等菜肴类产品上来。除现有的速冻饺子等产品 外,速冻面条、速冻炒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经过膨化涂裹、油炸、速冻的牛排、炸鸡腿、酥肉、面 拖是、面拖鱼等产品及经过成形、涂裹、油炸、速冻的肉饼、土豆饼、米饭饼、面条饼等产品也是受到 市场欢迎的速冻肉食菜肴类方便食品。 微波系列套餐、速冻烘焙食品和冷冻面团以及速冻蔬菜都是速冻食品开发的重要领域。冷冻食品的 发展要重视与食堂、餐馆和学生千餐紧密结合,扩大集团消费的份额。 传统食品的方便化。 中国传统食品是千百年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和积淀,每个产品都是几代人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 有着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但是,它操作复杂、费工费时、生是量小、保鲜期短。要从原料 的品种、品质抓起,采用科学、先进、延长保存期,方便群众消费。 2、工程化 工程食品是20世纪形成的一类新型食品概念,工程食品的基本特点是: 根据营养平衡的原则,对原料的成份进行合理配合,必要时强化某些营养素,使产品符合人体对 营养的需求; 应用现代化技术, 进行工业化生产,严格执行各项标准, 保证产品规格一致, 质量安全卫生可靠; 通过综合利用原料和采用优良的代用品,降低了生产成本。 工程食品采用先进技术生产各种原配料,如从低值原料或植物性原料中提取优质蛋白质,从天然植 物中提取色素,从天然奖状或用化学方法制造食品添加剂等外,其涉及的主要领域还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营养强化食品。 在食品加工中,补充某些原料中缺乏的营养素或特殊成份,使消费都获得营养比较完全的食品,减 少营养缺乏症及其并发症。 美国在1915年出现了商品化碘盐;1936年在牛奶和人造奶油中强化维生素 A和维生素D,消灭了 幼儿佝偻病;1941年立法必须在白面和面包中,强化维生素 B1和维生素B2、尼克酸和铁,消灭了癞皮 病。 20世纪40年代以后,加拿大、日本、菲律宾等国家纷纷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 我国碘盐推广,牛奶中添加维生素 A和维生素D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主食营养强化只是星星点 点,远未达到产业化水平。 其次是模拟仿真食品。 即采用性质相似,但价格低廉的原料,模拟某些价格昂贵食品的色香味形而仿制成的食品。如仿螃 蟹腿和仿对是等,口味与形态同真品十分相象,而价格却便宜得多。 另外,针对预防某些疾病开发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也属工程食品,如加有膳食纤维,低热值甜味 剂以及饱和脂肪酸等等功能 因子制成的食品。 随着越来越成熟的生物技术,真空技术、挤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 微胶硝技术、微波技术、冷嘲热讽杀菌技术、无菌包装等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推广应用,必然会使工 程食品推出更多配料、新产品。 3、功能化 这里说的功能化,是指保健(功能)食品的生产将成为 21世纪食品工业的重点。 食品发展趋势的功能化,是指 保健(功能)食品的生产将成 为21世纪食品工业的重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拥有健康又是 人类永恒的追求;而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人们花钱买健康成 为可能;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和精神压力的加重,需要保健食品来提高工作 的效率和生存质量;科技的进步使食品企业有能力生产各种保健食品,满足 市场需要。 我国1996年制订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 1997年制订的《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的颁布 实施,使我国保健食品生产与流通有法可依,管理力度大为加强。 但实施三年来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有保健品档次不高,基本上都属第二代产品;评审制度不完善, 三年中已批了 2000多个产品;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几乎有 2/3的产品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调节 血脂方面;形式单调、价格过高、馐过于豪华、夸大宣传,自败声誉等。 保健食品的开发要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生理条件、不同营养与健康需求,如婴幼儿、青少年、老年 人、孕妇以及营养素失衡人群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配方设计,使其既具备人体生理调节功能,又有营养 功能和感官司功能,轻松享受美味与健康。 从目前市场销售的情况看, 比较热销的保健品有不饱和脂肪酸、 补钙、减肥、美容、补血类等产品。 未来其它各类系列保健品,如肽系列,蜂王浆、蜂蜜系列、菌类多糖系列,有益菌系列、低聚糖系 列、螺旋藻系列、海洋生物系列以及中草药系列等都将成为时尚。 “药食同源”是我国保健食品的基本优势,但中成药方不能用来开发保健食品。 要加强对保健食品功效成分的研究开发, 这些功效成份主要有: 多糖类,如膳食纤维、香茹多糖等; 功能性甜味料(剂)类,如单糖、低聚糖、多无糖醇等;功能性油脂(脂肪酸)类,如不饱和脂肪酸、 磷脂、胆碱等;维生素类,如维生素 A、维生素E、维生素C等;肽与蛋白质类,如谷光甘肽、免疫球 蛋白等;活性菌类,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微量无素类,如硒、锌等;其它还有二十八烷醇、植物甾 醇、皂甙等。 通过对功能 因子的提取、合成、分析、检测、功能评价、分离重组等工作,加上新技术、新工艺 的应用,我国保健食品将众当今第二代产品向具有国际水平的第三代产品提升,以满足国内外的需求。 食品发展趋势的专业化是 指食品工业生产用的各种 基础原料要做到专用化, 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原料的 是否符合加工要求,有什 么应用于什么的落后状 况。发展食品专用原料, 对提高食品品质至关重 一是直接 食品发展趋势的专业化是 指食品工业生产用的各种 基础原料要做到专用化, 改变过去那种不管原料的 是否符合加工要求,有什 么应用于什么的落后状 况。发展食品专用原料, 对提高食品品质至关重 一是直接是衡量生产工业水育、 4、专用化 是指食品工业生产用的各种基础原料要做到专用化, 改变过 去那种不管原料的是否符合加工要求, 有什么应用于什么的落后 状况。发展食品专用原料,对提高食品品质至关重要,也是衡量 食品工业水平的一个标志。 一般来说,食品生产用基础原料的专用化有两方面的内容: 栽培适合食品生产用的优良的谷类、果蔬、畜禽和水产品等专用品 种。平的一个标志。 如生产不同类型的葡萄酒有要有不同品种的酿酒专用葡萄;生产优质果汁饮料,首先要栽培适合加 工的专用果树,那些用作鲜食的果品,无论如何中也生产不出优质的果汁饮料。 因此,未来农业为食品工业提供的原料要做到基地化、规格化、标准化,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 转变。 二是通过食品加工,为食品生产提供各种专用原料。 国外专用面粉品种不断增加,日本有 60多种,英国有70多种,美国有100多种投放市场。我国目 前只有10多种,远不能满足需求。 食品加工用和各种专用油脂,日本有 400多种,台湾也有100多种,而我们只有几种,差距较大。 生产各种奶糖、巧克力所需的专用牛奶几乎没有。凡此种种,既是差距,也是潜力所在。 5、国际化 世界食品工业以218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榜首。其中的 20%被 100家左右的跨国大公司所 占有,他们以其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上的优势,向着经营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集贸 得、工、农为一体的产业化和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并向世界各地扩张。 改革开放的中国食品工业,无须回避食品工业国际化的大趋势,世界着名的食品生产跨国公司已经 抢摊中国市场。无论从资金、技术、管理还是产品开发等方面看对我国都不无好处。 90年代初,国际啤酒商大举拥入中国市场,签订了 50 个合资项目,价值 5亿美元。 12亿人口的啤 酒消费,曾让外商们踌躇满怀,但是他们低估了在农村供应啤酒的难度,高价位的目标群,只是大城市 高收入的居民,但这部分人是很有限的。中国的啤酒企业需要在与外资啤酒企业的竞争中不断加强和提 高,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潮流。 经过数十年磨砺积累的中国食品工业的技术、管理和企业素质已有较大提高,一方面应奋起与进入 中国市场的境外食品企业展开竞争,另一方面也要像健力宝集团公司那样,把企业办到大洋彼岸去。 中国食品尤其是一些传统食品和保健食品,有许多历来受到国际上的欢迎,扩大出口会有更大的作 为。 要走出国门,开展国际交流,在科技、经营、管理领域广泛开展友好合作活动,使中国食品工业置 身于国际化的大循环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节 中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及分析 中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 ,明确提出了中国食品工业在未来五年中的发展方向 , 对现阶段中国食品 行业所面临的新形式给予了深刻的剖析 , 新世纪中国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形势 : 1、面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 时期。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将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给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更新、更好的宏观环境。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将促使我国食 品工业在“十五”期间有较快的发展。 2、面临农业全面发展的新形势。 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农业和农村经济 结构将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 目前,根据食品工业需要来调整农业结构的条件也正在逐步形成。可以预见,未来的农产品、畜牧产品 和水产品品种更加丰富,品质更为优良,数量更为充足。丰富、质优的农产品资源,为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提 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 3、面临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 未来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包括生物技术和网络技术为重要内容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对食品工业的发展将 起极大的推动作用。 4、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竞争机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加大对外开放领域,食品工业发展既要抓住机遇有重点地发展国内自己的食品企 业,更要充分利用全面开放的政策,进一步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加速与国际接轨,从根本 上提高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入世后对中国农产品和生产成本高、竞争能力不强的食品行业将产生较大的冲击,要提出全 面参与国际竞争和迎接国际食品进入中国市场应对措施,形成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优势和产品出口优势,推动 食品工业的发展。 5、面临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 西部大开发必将促进西部丰富的可食资源的开发,从而推动西部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食品市场的开拓,应 当抓住国家对西部开发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可食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西部食品工 业。 6、面临发展小城镇的良好机遇。 县域和小城镇靠近农村,又是农村与城市的结合部,发展县域和小城镇食品工业有原料和市场优势,又 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当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新领域。 7、面临烹饪食品工业化的重大机遇。 中国食品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国食文化的瑰宝。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烹饪技艺的发展 和家庭餐饮方便化水平的提高,必将推动我国方便食品工业化生产的发展。 8、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市场机制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市场经济规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必将促使食品企业全 面走向市场,在更大、更深的程度上参与国内、国际合作与竞争。这种竞争机制的出现,是我国食品工业发 展的新机遇和原动力。 9、党中央、 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对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视和殷切期望为食品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 策环境。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设》 中, 对“十五”食品工业发展进行了基本预测, 预计 “十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将达 10%。 1 、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 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的目标,预测年均递增 8%左右。 1999 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现行价)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9.6 %,要保持或略高于这个比重数, 2001 年 - 2005 年食品工业发展年均递增率应达到 10%,到 2005 年食品总产值达 13800 亿元(当年价),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 11%。 2、人口增加、消费群体变化对食品工业提出新的要求。 20 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 12.7 亿,到 2005 年,人口预测将达到 13.3 亿左右,到 2010 年预测将达到 14亿左右,增长率为 9.7 %。。增加1.3亿人。 预测将发生三个变化: 一是老 年人口的比例将上升。 预计到 201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1.5 亿,占总人口的 9.33 %。这样,老年食品,尤其是营养保健食品需 要相应发展; 二是城镇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预计到 2010 年城镇人口由目前的 3.86 亿,增加到 5.38 亿(年增长率为 8% ,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的数 量、质量、品种将有更多、更高的要求; 三是农村人口虽然在比例上将有所降低,但数量变化很小。 预计到 2010 年农村人口由目前的 8.84 亿,下降到 8.62 亿(年降低率为 8%),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农村食品消费由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将加快,工业食品在广大农村将出现更广阔的消费市场。 3、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对工业食品的消费量及消费水平必将迅速扩大和提高。 预测到 2005 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人均可达 2900 元和 7600 元;人均生活费性支出分别达 2030 元和 6080 元,其中用于食品支出分别为 934 元(恩格尔系数为 46%)和 2500 元(恩格尔系数为 41 %);按全国 人口 13.3 亿、城市化水平为 35%计算,到 2005年城乡食品支出总额可达 19712 亿元,其中用于工业食品支 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工业食品的质量、品种、特色等方面必将提出新的要求。 在新世纪,人们对工业食品的主要要求已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主要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是安全卫生; 二是营养好; 三是品种丰富; 四是食用方便; 五是体现中国食文化。 同时,消费层次的不同以及年龄、文化、职业、民族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对食品的需求呈现 多层次和多样化。 食品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明确,势在必行,企业必从上述的食品消费趋势中,寻找各自的位置,正确 定位,合理发展。 5、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食品岀口将有较大增长。 2000 年全国食品出口创汇已达 130.7 亿美元,预测到 2005 年食品创汇将达 170-200 亿美元,年均增长 6.5 %左右。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岀了“十五”食品工业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发展为主题、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农 业为基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努力发展企业大集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结构优化和升级,搞好食物资源 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满足人们生活提高对食品消费的需求;建立现代食品工业生 产和市场体系,保持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主要目标: 按照我国“十五”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目标要求, 根据食品消费市场的预测, 食品工业“十 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 、工业总产值。 在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前提下, 2005 年食品工业总产值预期达到 13800 亿元, 2010 年 22225 亿元,平均年递增率 10%(以 2000 年当年价计算的预期产值为基数,下同)。 2 、经济效益。 “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利税预期年平均增长 8%, 2005 年利税总额达到 2100亿元, 2010 年利税总额达 到 3080 亿元。 3、 岀口创汇。 2005 年由目前的 132.31 亿美元,增加到 170- 200 亿美元, 2010 年预期达到 270 亿元,年平均增长 6.5 % 左右。 4、 膳食营养水平:“十五”期间,人体科学发展所需的营养成份可基本满足,人均每日供给热量 2600 千卡、蛋白质 77 千卡(其中动物性食物占 35%),脂肪 65 克,以达到小康和更加富裕的食物结构和膳食营 养要求。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在提高技术结构水平,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发挥规模效益,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和 适应人们饮食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粮食加工 业和油脂加工业的发展重点。 一、粮食加工 1、大米、面食加工 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食品工业专用的新产品、新品种、新包装、延长货架期;开发米、面制品加工的新 技术、新装备,提高传统主食品的工业化水平;努力推广糠灭酶技术和提高米糠综合利用水平。 2、玉米加工 加大玉米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力度,重点开发玉米系列产品,如:各类玉米方便食品、淀粉及变性淀粉、 各类糖浆以及玉米油的精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 3、进一步加大薯类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 发展薯片、薯条等方便食品,薯类淀粉、变性淀粉及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开发薯类新产品技 术和生产专用设备,通过消化吸收研制配套国产设备,提高薯类食品生产装备水平。 4、大豆加工 “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应加大大豆深加工力度,大力开发大豆食品。继续发展豆奶、配合学生奶和早餐 奶的推广,增加产量,开发多品种、高质量的花色豆奶和豆乳粉。 大豆蛋白产品既是食品工业的优质基础原料,又是食品加工的优质蛋白源和营养源。大豆分离蛋白要进 一步改善性能,替代进口;开拓大豆浓缩蛋白功能性和营养性食品;努力降低大豆组织蛋白成本,扩大应用 范围。 豆腐及各种传统豆制品,在大中城市基本实现工业化生产,达到品种多样化、系列化、标准化。要加强 对豆制品保鲜、保藏技术和大豆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提高大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深度开发大豆磷脂、大豆寡糖、大豆纤维、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等生理 活性组分,利用高新技术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二、油脂加工 增加油脂品种,发展多种食品专用油脂,增加精炼油、调和油产量,继续推广油料膨化浸出、豆粕低温 脱溶、花生酶法水溶取油提蛋白等技术,搞好油脂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制糖业和奶类食品的发展重点。 三、制糖加工 根据制糖工业现有的生产能力,食糖生产实行总量控制、以存量调整为主,增量调整为辅,稳步发展的 方针。 在糖料生产方面,要把糖料作物科学种植和良种推广工作抓紧抓好,努力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量,降低 食糖生产成本。 在重点糖料产区实行糖料种植的规模经营,鼓励通过重组建立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产品结 构方面,要努力开发和增加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包装。努力促进糖厂的规模化生产。加大综合利 用力度,在现已开发的产品基础上,采用生物技术开发精细化工产品等。 四、奶类食品 积极发展奶源,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源质量,全面推广机械化挤奶和分散饲养集中挤奶模式,增 加乳品产量 重点提高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特殊人群需要的配方奶及奶粉的质量和产量,增加消毒奶、灭菌奶、酸奶 等液态奶的生产与供应量。 积极发展发酵奶、果汁奶、研究开发“有机牛奶”、“免疫牛奶”等高质量、高营养奶类产品,大力推 广学生奶。 提高乳制品生产自动化水平,基本达到生产工序实现微机控制,奶粉实现多效浓缩、流化床二次冷却、 机械化充氮包装和设备清洗自动化。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 提出了肉类食品、 水产食品和果蔬加工业的发展重点 五、肉类食品 认真贯彻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在大中城市和重点县城全面推行工厂化屠宰,确保肉食的卫生 安全与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稳步发展猪肉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生产,重点发展禽肉生产。 继续贯彻“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的产品调整方针,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 小包装肉和直接食用的熟肉制品,逐步提高熟肉制品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 加快肉类行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改造,加强和完善冷藏链建设,建设现代配送连锁营销方式,为加入WT O与国际接轨打好基础。 六、水产食品 努力开发速冻、即食性熟食水产食品、调味品、饮料水产制品。扩大海水和淡水鱼的加工深度与广度, 增加海水和淡水鱼类制品的花色品种,使之直接进入家庭。发展综合利用,提高水产品加工的附加值。 七、果蔬加工 我国水果、蔬菜资源丰富,产量很大,但是工业化加工利用率较低。“十五”期间要在保证水果、蔬菜 供应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水果、蔬菜的品质和调整品种结构,使之更为优化,更适应市场需求。 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推广无公害、无污染的水果、蔬菜基地,并致力研究实施开发野生水果、蔬菜资源 领域的种植和利用。 加快水果、蔬菜深加工的步伐,开发营养果蔬汁饮料、果蔬小罐头、果蔬菜肴、速冻、保鲜、膨化果蔬 产品、干果蜜饯等方便、休闲新产品。特别是果蔬菜产区和特色果蔬产区,应因地制宜开发综合利用率高, 附加值高的特色新食品。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十五”方便食品工业发展重点。 1、 主副食方便食品 大力发展工业化生产的各类米、面方便主食;着力发展营养卫生、搭配科学合理的主副方便食品、各种 畜、禽、肉、蛋、蔬菜熟食制品(含软罐头)以及各种方便汤料、调味料食品等。 2、 按一定营养标准采用多种原辅料配制的中式快餐食品、中西结合配套快餐食品、学生课间餐、营养餐 以及外出旅游方便食品。 3、 速冻食品 进一步搞好生产、储运、销售、消费的冷冻链建设,以确保速冻食品的发展。大力发展各类米、面制品 的速冻主食和各种蔬菜、肉、禽、蛋、分割小包装等速冻食品,供饭店、餐馆及家庭直接烹调食用。 随着家庭微波炉、电烤箱的增多,微波炉、电烤箱加热即食的方便速冻熟食制品要相应发展。 4、方便半成品:按不同风味配料调味的肉、禽、水产、蔬菜副食半成品,供直接烹调食用。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十五”罐头工业和调味品工业发展重点。 一、罐头工业 “十五”期间重点调整产品结构,使罐头成为方便、风味、营养保健的食品。继续发展传统的果蔬罐头、 肉类罐头,积极开发国内外市场畅销的罐头食品,发展地方特色传统风味罐头;努力增加品种、改善包装、 提高质量、培育产品品牌、扩大出口罐头产品生产。 二、调味品工业 调味品行业要大力发展新型调味品、天然调味品、复合调味品和方便调料。 一是推广生物工程技术在调味品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加快生产过程的管道化、连续化改造,降低污染, 提高调味品的卫生质量。重点扶持一批大型调味品生产企业的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 品档次; 二是酱腌菜要大力开发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野生植物食品和保持原色的腌渍食品; 三是积极发展调味品包装化生产,提高产品包装率和包装水平。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提出了营养保健食品的发展重点。 营养保健食品是通过科学配方强化或改变食品的天然成分和含量比例, 以适应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食品。 当前,要大力强化主食营养,在面粉中添加人群普遍缺少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某些常量元素,在食用 油中添加维生素A等,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 同时要积极发展: 1、 婴幼儿学生食品 主要发展质量稳定的婴幼儿奶粉及配方奶粉,推广各种泥糊状食品,用于 4-24 个月龄婴幼儿的营养补 充食品,发展强化钙、铁、锌元素及各种维生素的食品及高营养易消化的乳酸饮品,大力推广学童奶、学生 奶、学生营养餐。 2、 老年食品 “十五”期间老年食品重点发展低盐、低糖、高纤维、高蛋白、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缓解衰老的食品。 3、功能食品 重点发展功能因子明确、功能作用显着的第三代功能食品。加强对功能食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 高我国功能食品的科学依据和产品水平。 4、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在大中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中,绿色食品的消 费呈上升趋势, 要在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不断发展新的绿色食品资源和扩大绿色食品生产规模。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 提出了食品添加剂工业、 饮料工业及酿酒工业发展重 点。 一、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食品工业基础原料, “十五”期间应根据食品品质的提升和改良需求, 大力发展营养强化剂、甜味剂、乳化增稠品质改良剂、着色剂、防腐抗氧保鲜剂五大类产品。 二、 饮料工业 “十五”期间,饮料工业调整产品结构和发展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果蔬汁饮料、天然矿泉水、豆奶和稳 定发展茶饮料等天然、营养有益健康的饮料新产品。大力支持民族饮料和名品牌企业的发展。 三、 酿酒工业 继续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方针,积极实施四个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度酒向低 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 重点发展葡萄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和名优白酒。大力扶持知名品牌企业实行跨地区、跨部 门、跨行业的兼并资产重组。 在稳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知名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酒类各种产品生产的集中度。酿酒 企业要充分利用原料资源,大力开展综合利用,生产蛋白质饮料和开发富含营养的各类综合利用副产品。 《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 2010 年发展规划建议》 提出采取以下措施, 保证食品工业在“十五”期间持 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企业改革,突出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整体素质;大力发展混合型经济, 加快股份制和合作制经济的发展步伐,鼓励和引导民营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二、加快技术进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食品工业整体水平。 一是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快食品工业现代化进程; 二是要引入科技创新机制,应用高新技术解决我国食品机械、包装的国产化难题。依靠科技的进步解决 我国食品加工资源利用率偏低、综合利用率偏低、质量管理水平偏低等老大难问题; 三是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建立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机制,鼓励基础好、具有经济实力的大中型食品企业 建立技术中心,加速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四是依靠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 五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防止盲目的低 水平重复研究; 六是加速食品工业产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和扩大国内和国际食品工业生产、科技、人才、贸易等方面信 息交流。 三、大力发展和培育龙头食品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巩固发展已组建的龙头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培育组建一批实行原料、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 龙头食品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建设食品工业强县和开发区域经济的活动,推动县域食品工业的发展,拉动农村经济 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快食品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大、中、小并举。 一是促进各种形式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发展。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的市场抗衡和国际竞争能力,“贸工 农”、“科工贸”一体化的各种形式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 二是加强中小型企业改制、改组、改造。 中小企业应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依靠科技,走小而专、小而精,有个性的特色之路,有条件的中小 企业可走统一原料供应,统一生产工艺,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的连锁生产经营路子,使之成为经济效益好、竞 争力强,灵活性高,消费层面宽的现代中小型食品企业。 五、加快中西部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 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搞好总体开发规划。要通过加强东西部地区的联 系与协作,加大吸引外商、外资的工作力度,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资金投入,技术设备转让,人才流 动,联合经营,地区联手发展等多种形式,组织各方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食品工业。 六、加强科研和人才培养 食品工业科研单位要结合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围绕生物工程、环保、节能降耗、食物资源开发和深加 工、综合利用开发新产品等方面提出研究课题。要把人才培养要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七、拓展投资渠道,多形式利用国内外资金,使发展食品工业所需的资金投入呈多元化。 八、规范产品质量管理,精心实施名牌战略 卫生、营养成分和包装标准化是食品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必须严格执行《食品 卫生法》、《食品企业卫生规范》和《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等法规和制度,认真贯彻《产品质量法》,大力 开展IS09000和HACCF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 根据国内外食品市场的需求和质量发展趋势,修订更新老的产品标准,制订新的产品标准,使食品质量 管理真正纳入标准化、法制化的轨道。 九、完善食品工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探索改革食品流通管理体制,提倡集物业、信息、技术、融资为一 体的现代食品市场管理形式,拓宽食品流通领域,直接为食品企业服务。 十、加强营养指导工作,提高全民营养知识。 第四节 中国食品工业包装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一、中国食品与包装机械现状与回顾 我国食品与包装机械制造业在上一世纪的 90 年代实现高速增长, 产值年均增长率约为 24%,在整个 机械行业中占第 12 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食品与包装企业现共有 4000 多家,其中食品机械企业占 1900 多家,产值 135亿。食品与包装机械行业中产值超过 5000 万元的企业约有 50多家,目前国内食品 包装机械行业存在以下问题: 1、 术产品少,技术水平低,与国外同类技术产品相比,整体水平落后 20 年。 2、 企业基础薄弱,企业管理不严,设计、工艺、装备、测试等技术手段较落后,导致产品与配件 质量不稳定,可靠性差。 3、 技术力量薄弱,研究发展资金投入少,新产品开发周期长,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慢。 4、 一般水平和普通规格的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全国低水平重复产品多,供过于求。 二、 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潜力与趋势 1、食品工业的发展潜力 虽然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国家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上升到第一位,但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我国食 品工业在加工范围、加工深度、加工结构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1)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 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一个国家、地区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发达国家为 2-3: 1,我国台湾也达到 1.3 : 1,而中国内地为 0.3-- 0.4 : 1。 (2) 城镇居民所消费的食品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 我国城镇居民所消费的食品经过工业加工的比重只有 35%左右。经济发达国家食品资源几乎全部要 加工才能进入市场,如美国农产品的加工比率达 90%以上,西欧也达 88%。 (3) 食品资源的加工利用率和增值率 经济发达国家由于食品资源的可加工层次多、利用率高,食品工业的增加值可达农产品原料价 格的 3 倍,而我国目前只有 1.6 倍。 由此,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可归为: 扩大食品加工层次、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增加食品工业附加值,以适应城镇居民食品消 费结构向多元化、营养化、方便性的发展趋势。 促进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发展有特点有优势的食品加工业,使其结构与规模更趋合理, 实现各地差异化和专业协作化。 突破传统的食物资源, 加强各种新的食品资源, 食品品种的开发应用, 如蛋白质, 野生植物、 动物性食物、粮油新资源,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动植物。 2、食品技术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及目标 (1) 我国食品技术与装备的主要发展方向 提高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产品节能化,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实现生产过程高效率化 -- 采用光 /机/电/算一体化,过程控制智能化,生产线高度自动化,生产 规模化大型化; 大力推广采用微电子技术、微波技术、真空技术、膜分离技术、挤出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超高压杀菌、低温杀菌、无菌包装技术等。 (2) 食品包装机械今后十年的发展规划与目标 ①工业总产值增长 10%; ②2010 年总产值达到 785亿元,其中食品机械 470亿元,包装机械 315亿 元; ③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20万元/人/年; ④2010年品种达到3500种,其中食品机械 1900种,包装 机械1600种;⑤有50%的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 3) 重点发展项目 1) 常规食品加工技术设备 方便食品、粮油食品、玉米淀粉、屠宰和肉制品、奶制品、果蔬保鲜加工、大型啤酒与饮料、水产 品加工和综合利用,速冻和真空加工、蒸发 /浓缩/杀菌/干燥 /焙烤等加工生产设备。 2)技术设备 膜分离、挤压、微胶囊、超临界萃取、辐射、微波、超微粉碎、超高 杀菌、食物生物技术、机电 一体智能技术、主食工业化等。 三、 国外食品业及包装发展动态 根据对消费者调查结果,第 14 届全美食品包装动态研究年会提出了消费者关注即食品包装所要解 决的三个主要问题依次为:产品的安全性( 80%);使用的方便性( 73%);产品的保质期( 70%)。今年几 年里受到消费者和包装制造商关心的问题还有:个性化包装,包装材料的微波加热特性,原材料成本, 包装充填速度等。 据调查,厂商购买新包装设备的主要考虑因素有:设备与产品的安全性,包装的精确性,设备 操作方便性,对购买设备的技术服务。其他考虑要求还有:供货产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适应产品包装 形状与大小的变化。美国 PMM(I 包装机械制造商协会)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厂家往往把包装机械 所能完成的产品的多样化和包装速度作为购置设备的首选要素。 许多食品制造商或包装商期望有一种耐高温、不易戳破、无泄漏、表面清洁、密封性好价格又 便宜的包装材料,希望包装膜能控制微生物生长甚至具有杀菌功能以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美国食品工 程协会对今后食品包装材料与形式的发展作了调查, 结果显示今年几年食品包装协会将会从以下几方面 取得进展:具有抑制或降低含氧量功能的活性包装膜( ACTIVE PACKAGING FIL)个性化的客户定制包 装材料;安全性能更好的抗菌包装膜;立式袋包装技术等。 2000年美国食品技术学会(IFT )博览会上的展示内容除了真实地反映了当前食品加工及包装 技术的发展水平的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如杀菌、高压处理、干燥、均质、混合、超临界萃取、分离、 芳香回收等技术设备。博览会上还有许多企业、高校及联合研究机构介绍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贸易服务项 目,如产量扩大、中试基地、订做功能、市场拓展、国际营销策略、样品开发、食品安全研究、检测与 实验、专业培训、工厂设计、全球技术服务等。 总体上说,国际上今后几年食品加工与食品包装的业务领域从微观的生产技术手段向包括生 产、技术服务、市场贸易、专业培训等在内的宏观层面扩展,即根据客户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全 方位在满足用户。食品加工设备的生产与贸易将包含越来越多的技术服务项目。在力求增加食品的保质 期和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性的同时,提高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四、食品包装的环保政策导向 目前,与食品包装特别相关的敏感话题就是包装废弃物处理。食品加工与食品包装要面临资源 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社会压力。在肯定包装正面功能的条件下,世界各国都认同贯彻 4R (REDUCE REUSE RECYCLE REMOVE原则,以减少包装废弃物总量。 国家所采取的环保政策导向包括: 1、推广 绿色包装 设计,减少包装废弃物量,减少资源消耗。以纤维素、木质素代替发泡材 料,以纸浆模制品逐渐代替泡沫塑料衬垫。 2、推广与鼓励 无包装 、减包装 运动。如采用收缩 /拉伸膜裹包、透视包装、局部包装、减 量化简易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排斥过度包装、用法规控制包装物量总消耗,提倡 适度包装 (如有 些国家或地区规定了包装费用控制在商品价格的 15%以内,包装空余容积一般不超过 20%,否则,消费 者可以投诉) 。尽量采用可折叠、可压扁 / 可拆卸式包装结构物,减少运输费用。 3、提高包装物的回收复用率,尽量发表 可周转包装 。经济政策上鼓励重复使用运输包装物。 、实施 环境保护 标志和绿色产品 标志制度,与质量标志并用。 、限制和禁止使用某些含有害物质的包装材料(如:重金属含量过高,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 非降解塑料盒等) 。 、开发高性能、易处理包装材料代替传统包装材料。开发使用 EVOH PET,天然材料制品,生 化合成品, 可降解塑料等。 推广单层包装材料 (许多国家对带分隔层 / 重组层的多层复合材料提高税率) 。 五、加入WTC后中国食品与包装业面临的变化与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 WTO一切经济活动将融入世界市场,以前各国常用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 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但是,各国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将会提高门槛,技术质量法规的 竞争更趋激烈。世界商品经济大趋势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中国的食品与食品包装技术及其装备的进出口, 影响国内居民的食品消费方式与结构,也影响到中国的商品包装的流通运输与技术形式。可以预见的这 些变化有: 1、消费者更注重商品质量与安全性,尤其是食品 -- 是否采用食品包装加工新技术,如调节气氛包 装(MAP,控制气氛包装(CAP),无菌包装等,更注重包装材料的阻隔性。 2、 更注重包装使用的易开性、方便性、防窃启性( TEP、儿童安全性(CRP和反复密闭性。 3、 要求对商品与包装的潜在指标,如质量、健康、营养、安全、生态等指标的可检测性。 4、 要求持续保证商品的最高品质,包括感官指标的技术条件。用户更加重视所采用的包装技 术是否具有专利性。 5、随着智能性购物( Smart Shopping )的流行,不用预先包装的新鲜食品店(柜)大量增加。 6、大型联号零售店( Multiple Retailers )和连锁超级市场将占垄断单位。商业城外发展, 小商店、市中心传统营业厅、白天购物市场、个人服务点都将逐渐萎缩。 7、更有效地引进产品更新体制, 如实行 3 个月内 80%的产品淘汰制。 同时采取市场措施有效地 保护 3 个月内存活的产品。 8、集中运用立足于商场的市场战略,商品的供应与流通由零售商牵头运作,而不是由包装商 或包装公司来组织竞争。研究采用更多适合于现代市场理念的包装技术。 9、电子商务与网上购物方式节省了商品流通中间环节,减少了不必要的库存,缩短了等待选 购的货架寿命。物流过程可实现远程监控,使商品生产更具有目的性和多样性,包装装潢和包装结构大 大简化,但更具个性。所以,传统零售店经营方式将受到电子购物的巨大冲击。产品与包装的合理化与 标准化将会变化,以更适应于电子商务方式。 10、 供应商和用户之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工艺转变和包装生产的快速应变能力( FMS,供应 链的管理体系;JIT (即时)服务。电子系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数码图象复制(DEC,电子创 作(EQ、电子通讯等针大大强化。 11、 有些商品流通将可能采用管道运输技术。其优点是:不间断输送,无外部环境影响,占地 少,可远程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散料产品尤其液体产品,将省去运输包装容器,消费者如同使用自来 水和煤气一样方便。 12、 用智能化贮存容器将大批出现。每个家庭可选择使用功能先进的智能贮存器,该容器可自 动进行状态设置, 保证内装物在设定时间内的新鲜度。 购物时只需将内装商品输入随身携带的贮存器中。 这样做,生产厂家不需要库存,大大减少了个体消费包装物,显著减少产生包装废弃物。 在未来几年, 挑战与机会共存。 对中国食品工业及食品包装业来说, 只有不断研究与适应变化, 才能从容应对挑战,赢得胜券。

  Fronius伏能士 TPS320 400 500 600iv TPS400 LSCADV MIG.MAG电源操作手册.pdf

  铁路区间自动控制系统维护 任务二:ZPW-2000A型轨道电路调整 ZPW—2000A轨道电路的调整.pptx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生字课件、含笔顺动画)【全册完整版、识字】.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相关推荐
  • 盛煌娱乐注册-唯一首页
  • 主页、宏海国际娱乐注册、主页
  • 主页,【高德娱乐】/主页
  • 首页〞优游挂机APP下载〝首页
  • 宏海国际娱乐注册-注册
  • 速盈娱乐-注册首页
  • 恒煊娱乐-网址
  • 首页!【火星注册】!首页
  • 傲世皇朝注册平台-登录
  • 永盈会网址
  • 脚注信息
    友情链接: